我會尊重朋友的感受(學習自在應對人際互動中的不同情境) We Check In with Each Other

數量

簡介

+
身體界線×同意教育×社交情緒・親子共讀 朋友臨時改變心意、不想再玩恐龍遊戲;我今天也想換畫畫——該怎麼辦?本書以貼近日常的校園情境,帶孩子練習三件事:讀懂他人感受(表情、語氣、身體後退)、清楚表達(「我現在不想」「我今天想換玩這個」)、尊重與修復(被拒也說「我知道了」,改約時間或換玩法)。作者 Lydia Bowers 搭配插畫家 Isabel Muñoz 的溫暖畫面,把「說不/接住不」化成孩子說得出、做得到的禮貌與安全感。 擠迫場景 × 容易踩線 在電梯、校巴、活動課等高密度情境,孩子常以拉手、擁抱、推一把當打招呼,衝突頻發。兒童情緒教育實務建議把社交變成可練習的腳本: 我想—你願意嗎?「我想一起玩積木,你願意嗎?」 尊重回應:「你說不,我就停。」 換個辦法:「那我們改玩畫畫?」 把抽象的「尊重」變成步驟,最能提升同理心、專注與自我保護。 親子共讀立即可用 讀到被拒場景時,輪流演練三句式:我想……/你願意嗎?/你說不,我就停;做一張「界線小卡」放書包(不舒服就說停、轉身離開、找老師求助);睡前回顧一天一次「說不或接住不」的經驗並給具體肯定。這本書讓孩子在溫柔故事裡,學會為自己說話,也能好好尊重別人。

商品詳情

不同的場合、不同的心情,我們的想法也會隨之改變

當別人改變心意時……我會關心對方感受、尊重對方決定

當我改變心意時……我會清楚告訴對方!

 

  「我們昨天不是玩得很開心嗎?我們明明約好了呀,為什麼傑明今天突然說他不想玩呢?」

  

  哈里遜一大早就來到學校,期待和傑明一起繼續昨天的恐龍遊戲,沒想到傑明卻說,他今天比較想畫畫……好朋友的反應,雖然讓哈里遜不知所措,不過他很快就平復心情,因為他知道每個人都可以改變心意。

 

  傑明拒絕了哈里遜的邀請,並不是因為哈里遜做錯了什麼,只是他今天有其他想做的事,所以改變了心意,小朋友,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呢?當我們被拒絕時,可能會感到有點傷心,不過,換個角度想想,我們可能也有本來想做某件事,後來卻不太想的經驗,為什麼不想?可能有很多原因,重要的是,我們不需要勉強自己,你可以清楚說出自己的感受,不用害怕拒絕別人,而當別人拒絕我們時,也不必因此耿耿於懷。

 

  這本書提出了幾個孩子在生活中真正會遇到的情境,目的在於希望幫助孩子了解,當我們的身體對我們發出訊號,告訴我們「我現在不想。」、「我想停下來、我不喜歡。」、「這裡很危險,快離開!」時,不論面對陌生人還是家人朋友,我們都可以向對方說「不」,同樣的,當別人對我們說「不」時,我們也要接受對方的決定,因為尊重彼此的心情與感受,是與人交流時最基本的道理!

 

★擁有20年教職經驗的教育工作者,為小小孩創作最實用的認識情緒繪本!

★被拒絕也不用玻璃心!引導孩子自在應對人際互動中的各種情境!

 

原文書名:We Check In with Each Other

原文語言:英文




⏰每月逢20號截團,翌月30號前到貨。
🙅🏻‍♀️不接急單。
📦順豐到付或荃灣門市自取
💪🏻價錢已屬最低價,歡迎比較,不設免運。
🚚可搭單其他免運產品一起出貨。
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