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什麼時候才會來接我? Quando arriva la mia mamma?

數量

簡介

+
分離焦慮繪本・時間概念・親子共讀 第一天上幼兒園,孩子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:「媽媽,什麼時候來?」這本來自義大利的故事,由 Isabella Paglia 撰寫、Chiara Gobbo 繪畫,透過老師巧妙的引導,把抽象的「一分鐘」「一秒鐘」化成可感知的遊戲,幫孩子在等待中建立時間概念,也溫柔處理親子彼此的分離焦慮。 對香港家長而言,上學適應期最怕的是孩子「沒安全感、一直問時間」,而家長也常在通勤與工作間焦慮牽掛。此書提供了可立即套用的陪伴腳本:當孩子問「還要多久?」時,大人可帶他回想一段開心的小事作為「一分鐘」的長度、或用眨眼示範「一秒鐘」,把等候拆成可預測的小單位,降低不確定感。故事同時呈現媽媽的思念與牽掛,強化孩子「就算看不到,愛也在」的安全訊息。 讀前先說:「放學我會在____點到,你可以用這些方法等我。」讀中和孩子一起數「一分鐘任務」(說一件開心事、完成一個小遊戲);讀後製作「放學小儀式」(擁抱+分享今天最棒的一件事),把等待變成能被看見的進步。這是一本同時安定孩子與家長情緒、讓每天接送更順暢的情緒教育繪本。

商品詳情

長大的第一課:學習離開媽媽身邊  
非常寫實的呈現孩子在幼兒園等待媽媽的狀況   安慰孩子也讓媽媽安心
 


關於分離焦慮的繪本有很多,卻很少看到像這本的故事這麼的寫實又可愛的!


故事從一早開始說,媽媽叫孩子起床、吃早餐,孩子卻意興闌珊。原來,今天是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日子。孩子很坦誠地告訴媽媽不是很想去上學,因為媽媽不能跟著一起去上學。媽媽安慰孩子:「不要難過,我會永遠跟你在一起的。就算你沒有看到媽媽的時候,媽媽也是一直在心裡惦記著你的。你一點也不孤單。媽媽也很想一整天都跟你在一起,但是,媽媽得去上班,你也要上學呀!」


孩子到了學校後,雖然跟著學校的步調活動,但時不時想到就問老師:「媽媽什麼時候才會來接我?」學齡前的孩子通常還不具備時間概念,這本書充分的反應出孩子因為欠缺時間概念而產生的不安全感,因為不知道一分鐘到底有多長、一秒鐘又到底有多短,所以孩子會更加焦慮。於是,在這個故事裡,老師運用孩子的提問,慢慢地引導孩子建立時間的概念,同時讓孩子培養出等待的耐心。


當孩子問:「我還要等多久?」老師說再一分鐘,然後向孩子解釋:「你想一件好玩的事來說,這就是一分鐘的時間,然後媽媽就會來囉!」孩子又問還要等多久,老師說再一秒鐘,再解釋眨個眼睛就是一秒鐘的時間。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,也學會了時間的概念。


媽媽終於來了!媽媽也向孩子訴說著自己一整天也是度日如年,一心一意惦記著要快快來接孩子呀!

 

 

★風趣幽默的點出孩子和媽媽都有的分離焦慮,同時在等待中,讓孩子學會時間的概念。

原文書名:Quando arriva la mia mamma?

原文語言:義大利文

 

⏰每月逢20號截團,翌月30號前到貨。
🙅🏻‍♀️不接急單。
📦順豐到付或荃灣門市自取
💪🏻價錢已屬最低價,歡迎比較,不設免運。
🚚可搭單其他免運產品一起出貨。
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